入冬后,到了容易“上火”的季節(jié)?!吧匣稹边@個詞,我們從小到大聽得可太多了。如果把“上火”具體化為身體的一種炎癥狀態(tài),那么,可以怎么客觀量化地評價一個食物的“上火”程度呢?
什么是膳食炎癥指數(shù)?
膳食炎癥指數(shù)(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是一個用于評估飲食對體內(nèi)炎癥水平的影響的指標。這個指數(shù)考慮了一個人的飲食習慣中攝入的各種食物和營養(yǎng)成分,以判斷其對身體是否具有炎癥性影響。
這個膳食炎癥指數(shù)最早在2009年由Hébert的團隊提出,將個人飲食從最大程度的抗炎到最大程度的促炎進行連續(xù)分類。Hébert的團隊后續(xù)在2014年測定了45種食物成分的飲食炎癥指數(shù),正分代表單位重量的促炎潛力,負分代表單位重量的抗炎潛力。但是由于計算復雜,后續(xù)又有Giovannucci團隊推出了經(jīng)驗性膳食炎癥指數(shù)(Empirical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促炎食物與抗炎食物
由于膳食炎癥指數(shù)計算方式十分復雜,因此不利于普通大眾掌握和推廣。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只需要知道哪些食物是促炎食物,哪些食物是抗炎食物,就可以合理地規(guī)劃健康飲食習慣。
一般來說,促炎食物包括精細的大米白面、紅肉和加工肉類;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nèi)臟等;含糖高的飲料和食物以及含反式脂肪酸高度食物等。
相反的,抗炎飲食主要包括植物性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堅果、種子和豆類、胡椒等;黑巧克力、富含油脂的海魚和特級初榨橄欖油,都是可以幫助你抗炎和降低患病風險的優(yōu)質(zhì)食物。
冬天吃點抗炎食物
膳食炎癥指數(shù)與心血管疾病(CVD)有什么關系呢?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在2020年發(fā)表了一篇探究膳食炎癥指數(shù)與心血管疾病的文章。研究表示,與使用抗炎飲食的個體相比,使用促炎飲食的個體在調(diào)整了危險因素和混雜因素后,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38%!
心肌梗死、動脈粥樣硬化、血栓等心血管疾病,也與促炎飲食有一定關系。較低炎癥相關的飲食模式(例如地中海飲食)與CVD風險的降低相關。較高的膳食炎癥指數(shù)也與不利的血脂狀況相關,因為大多數(shù)促炎食物對血脂有不利影響,而一些抗炎食物則有有利影響。雖然這些促炎食物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不利影響,但更多是各種食物一起的協(xié)同作用,我們也還不需聞之色變。
總結一下:冬天到了,快去邀請身邊的人一起吃點抗炎食物,在去火氣的同時也可以保護心血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