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結腸癌伴隨肝轉移,現(xiàn)代外科技術已實現(xiàn)飛躍性發(fā)展。多樣化的手術方案,為患者提供了更為精準和微創(chuàng)的治療選擇。然而,手術僅能移除病灶及鄰近的轉移淋巴結,術后需要進行綜合輔助化療,以減少腫瘤再發(fā)及遠程轉移的風險,進而提高患者五年的生存概率。
結腸癌的術后輔助化療
初期結腸癌(I期)患者,術后一般不推薦進行額外的放療或化療。針對Ⅱ期患者,必須對以下潛在高危因素進行評估:包括病理分級較高(Ⅲ/Ⅳ級)、腫瘤達到T4期、腫瘤侵犯血管或淋巴管、術前出現(xiàn)腸梗阻或穿孔,以及淋巴結切除數(shù)量未達到12個。對于未檢出高危因素的II期患者,建議僅進行臨床觀察或氟尿嘧啶類藥物的單藥治療。而對于那些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以及Ⅲ期和IV期的患者,術后的標準治療是輔助化療。常見的化療組合包括5-氟尿嘧啶與亞葉酸鈣的聯(lián)合、卡培他濱單獨使用或與奧沙利鉑的聯(lián)合應用,化療一般持續(xù)半年。
直腸癌的術后輔助放化療
I期直腸癌的治療中,術后一般不推薦輔助放化療。對于Ⅱ期患者,化療方針與結腸癌Ⅱ期一致。若Ⅱ、Ⅲ期下段直腸癌(邊緣距離≤12厘米)患者在術前評估中被建議進行新輔助放化療而未執(zhí)行,則術后應予以輔助放化療,涵蓋5-FU±LV、FOLFOX或卡培他濱等方案,繼而施行5-FU+LV+放療或卡培他濱+放療的同階段治療,隨后繼續(xù)輔助化療。已接受新輔助放化療的Ⅱ、Ⅲ期患者,術后通常不需要放療,但仍需要化療(總周期大約半年),這有助于增加生存率約3%—4%。術后放療的弊端包括敏感度下降和腸炎風險上升。故而,術前判斷需要放療的患者,宜在術前實施新輔助放化療。至于直腸癌(邊緣距離>12厘米)患者,術后通常不認為有必要進行輔助放療。
結直腸癌的靶向治療和基因治療
結直腸癌肝轉移術后治療方面,兩種關鍵性靶向藥物——西妥昔單抗和貝伐單抗扮演著重要角色。西妥昔單抗的作用靶點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貝伐單抗則針對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臨床數(shù)據(jù)表明,采用貝伐單抗與奧沙利鉑或伊立替康的聯(lián)合治療,能有效地提升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率,然而西妥昔單抗的療效僅限于KRAS野生型患者。對于那些對常規(guī)化療藥物如伊立替康和奧沙利鉑不敏感或有使用禁忌的患者,西妥昔單抗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途徑。
對于Ⅱ期和Ⅲ期結腸癌患者,術后治療并未廣泛采用靶向治療手段?;虔煼ㄔ诮Y直腸癌治療領域的研究正不斷深入,p53基因治療及針對血管生長因子的治療在初期試驗中顯示出良好前景?;蚨ㄏ蛑委熞舱鸩酵七M。隨著藥物治療技術的創(chuàng)新,結直腸癌術后治療效果有了顯著提升。靶向藥物和中醫(yī)中藥等治療手段,已證明能顯著增強術后療效。預期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療法能大幅增加患者術后的五年生存機會。
人參皂苷Rh2治療腸癌
腸道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與直腸的癌變)多由外界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這類病癥的生存率低、死亡率高,位居多種惡性腫瘤前列。具體來說,左側結腸癌常以腸梗阻癥狀為主,右側結腸癌則多見腹部包塊、貧血及全身中毒癥狀。至于直腸癌,則以排便習慣的變更和血便為主要特征。目前,與許多癌癥發(fā)病率下降的趨勢不同,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正逐年以2%的比率增加。結腸癌肝轉移患者的術后輔助治療領域,手術切除腫瘤為根本途徑。盡管如此,患者術后仍有高達一半的概率遭遇疾病回歸或擴散,這往往與術前未能探明的微小轉移灶或手術中未能徹底移除的病變有關。治療過程中,大量患者采取人參皂苷Rh2作為輔助治療,該物質(zhì)在術前能夠縮小腫瘤,有助于精準確定手術邊界,提高手術成功率。術后則能進一步消滅可能殘留的癌細胞,有效避免疾病復發(fā)與轉移,促進創(chuàng)口恢復,具有明顯的抗炎和鎮(zhèn)痛效果,并能降低感染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結語 結腸癌術后并發(fā)肝轉移的患者群體,定時開展內(nèi)鏡復查是預防復發(fā)關鍵。手術中,遵循無腫瘤接觸原則,操作需要謹慎以避免腫瘤受到擠壓,同時執(zhí)行徹底的根治性切除和淋巴結清掃,保證治療效果。醫(yī)生應根據(jù)病理結果,為患者量身定制輔助治療計劃,并嚴格進行后續(xù)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