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是指患者下肢的靜脈腔內血液出現(xiàn)不正常凝結的情況。在出現(xiàn)靜脈血栓后,患者肢體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腫脹、疼痛等癥狀。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的風險會增加,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干預下肢靜脈血栓,從而降低其對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護理措施的相關知識。
1.什么是下肢靜脈血栓?
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后,最大的風險就是血栓脫落,促使致死性肺動脈栓塞的形成。臨床研究顯示,血流速緩慢、血管壁的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tài)均是導致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下肢血管內血栓是患者在臥床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并發(fā)癥,與多種病理和生理因素有關,如心臟病、糖尿病、長期臥床不動、持續(xù)站立等,均會增加患者血栓形成的風險。下肢靜脈血栓主要是因為下肢血管之中積累的凝血酶損傷了血管壁內膜,導致血小板下沉及凝血因子活化,從而促使血栓的形成。
2.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護理措施有哪些?
(1)醫(yī)務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衛(wèi)生標準進行靜脈內導管的置入,需要對其進行定期維護,使用外徑最小、創(chuàng)傷最小的輸液裝置,從而降低靜脈炎和血栓的風險。
(2)在臨床治療過程之中,醫(yī)務人員需要盡量避免對下肢和患肢的靜脈進行穿刺,尤其是對于靜脈血栓風險人群。
(3)醫(yī)務人員需要在術中的時候調整患者的體位,做好對患者的保溫措施,避免術中低體溫的出現(xiàn);在完成手術后,需要將患者下肢抬高20—30cm,高于心臟平面,同時需要指導其進行下肢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鼓勵其在早期進行下床活動,從而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huán),降低靜脈血栓的風險。
(4)醫(yī)務人員叮囑患者要保證日常水分攝入量的充足,通??刂圃?500mL左右,從而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醫(yī)務人員需要叮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導患者戒煙限酒、平衡膳食、控制體重等。
(5)抗血栓襪、間歇充氣加壓裝置和足底加壓泵是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械預防措施。機械預防措施的基本原理是模擬腿部肌肉泵和足底靜脈泵的生理機制。醫(yī)務人員給予臥床休息時間較長的患者的機械預防措施,可以增強他們的下肢靜脈血液回流,減少血液淤滯,從而降低患者下肢血栓的形成風險。此外,在對患者使用機械預防措施的時候,需要定期檢查裝置情況以及工作狀態(tài),確保它們在治療過程中可以正確和安全地使用。醫(yī)務人員需要重點觀察患者的皮膚情況,觀察其是否出現(xiàn)壓痕、紅斑等不良反應。醫(yī)務人員需要注意患者下肢的感覺和循環(huán)狀況,一旦出現(xiàn)腫脹、疼痛、溫度變化或循環(huán)不良的情況,需要立即停止使用抗血栓襪、間歇充氣加壓裝置和足底加壓泵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下肢存在皮膚破損、嚴重周圍血管疾病或已存在下肢感染等特殊情況,醫(yī)務人員需要避免為患者使用機械措施預防血栓的形成。
(6)在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防治中,除了基礎和機械預防措施外,藥物預防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藥物預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抗凝藥物減少血液的凝固風險,從而降低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醫(yī)務人員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合適的抗凝藥物,常用藥物包括低分子量肝素、華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藥如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醫(yī)務人員需要評估患者病情、體重等情況,給予個性化的藥物,保證其用藥的安全。醫(yī)務人員需要為患者詳細講解藥物的使用方式,重點告知藥物的注意事項,反復強調按時服藥的重要性。護理人員叮囑患者、家屬需要按照醫(yī)囑服用抗凝藥物,避免使用尖銳物品、從事高風險活動等,降低患者出血的風險。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家屬正確掌握識別不良反應的征兆,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yī)務人員,以便醫(yī)生可以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
結語 總的來說,正確認識下肢靜脈血栓并采取適當?shù)念A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懷疑自己可能患有此病,應及時就醫(yī),以便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